当前位置:首页 >> 书画精品 >> 大家---林散之
    
文学大观园
5566音乐-5566QQ.com <body></body>
最新公告

      中华国学博大精深,本网站愿意与所有同仁共同研讨中华传统文化,互相交流学习,以求深刻领悟。


 
琴台视频聊天

当前在线:196人
昵称:
密码:

琴台文苑视频聊天室

聊天室1 琴台文苑在线196人
必须填写昵称:
密码(游客勿须填写):

英语世界管理
最新新闻
凤台县的建置沿革
凤台县的历史文化
天下谁人不识君
中国科幻底气来自大国重器
不断书写荒漠化防治新篇章
坚持正确的思想理念 传承中华民族灵魂
冬日天寒,我从不怀疑春天的花朵
今夜
同学老照片
福寿康宁
微信记录怎样才能成为证据
张伯礼:中医药可及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广告
>
友情链接






统计数据
 ○-今日文章:0
 ○-文章总数:1510
 ○-今日访问:602
 ○-本周访问:8664
 ○-本月访问:29128
 ○-访问总数:6246594
  双击自动滚屏  
大家---林散之

发表日期:2006年11月8日  本页面已被访问 3368 次

 


 

林散之先生(1898—1989),别号散耳、左耳、半残老人、江上老人。江苏江浦人。林散之是中国传统书法美学的集大成者,堪称诗、书、画三绝。早年拜乡贤范培开先生学书,后从含山进士张栗庵先生学诗。此后为求艺道,只身负笈海上,拜黄宾虹先生为师,尊师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又挟一册一囊作万里写生之行。1950年代任江浦县副县长时期,关注水利建设,常把人民疾苦挂在心头,于政务之余专撤回擅艺事。林散之8岁学书,由唐楷入手,遍临古今名帖名碑,草书以大王为宗,怀素为体,王铎为友,董其昌、祝枝山为宾,刻苦磨砺,千锤百炼,终以清高卓越的“书卷气”奠定其“当代草圣”的大师地位。
  1970年初,启功先生看到林散之书法作品,曾恭敬地脱帽三鞠躬。赵朴初先生作诗称“散翁当代称三绝”,并在南京专程拜访时写道:“  林老书法,举世无双。”日本书道大师青山杉雨先生在拜会林散之时,写下“草圣遗法在此翁”。江泽民同志在观看了林散之的书法精品后称赞道:“炉火纯青,登峰造极”。
  草书是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林散之的草书在精、气、神、骨、筋、血、肉、形、质、格诸多方面高度统一。晚年作书,返朴归真,天心地圆,达到了极高的美学境界。

 

林散之艺术论
董欣宾

  书法艺术载于中国特殊的象形语言符号。语言表意借助于形象,遂使这形象的把握产生许多审美心理及程式。首先是主体心理的各类状态,它决定了这一艺术创造活动质量的诸多特征。
  这种主体心理简扰地说在于文化史的艺术控制系统,由此而形成的艺术创作观及评论观,于书法则具体表现为书法史学、书法本体学、书法评论学三大方面。
  我认为林散之老人的书法史观是碑为体、帖为用的一个运动史学观,由此而展开审美取舍,构成他独特的创造本体学为人碑而出帖,碑为其书法创造的基础来源,帖为其创造楷典,加之黄宾虹为其导向,所以他的评论观便是重传统而求创造的表示。这也成为林散之书法质量度的关键。重传统便是溯源追本的书法的台初研究抚习,钟鼎甲骨到秦汉碑版、晋唐帖学、明清手札成了青中年林散之攀登艺术的一条道路,并且愈到成年便愈显出碑为帖用的倾向,篆书法的中锋意识,隶书的波动意识,行书的流转意识,楷书的结体意识渐化于腕中笔底,表现了他的学术观的重史重新的二元性历程。
  散之老人认为历史是演变的历史,运动的历史,“时代不同,体制即随之而易,面目各殊,精神亦因之而别”。真理便寓于这历史、事物、思想的变化之中,即其所谓“唯变者为形质,不变者为真理……变者生之机,不变者死之途,书法之变尤为重要”。变化来变化去是落一个始而有法、终而无法,无法便是变法之变,即无法之形迹而得法之内核,即是对历史书法之变、各家之变、他自己认识之变的一个审定。先生张在文化的取习中求“颐养之深”,兼收并蓄,逐渐递变,深入创造,诚如蚕之食叶吐丝、峰之采花酿蜜。
  散之老人反对“突变”即无历史追求、无知识、无融合贯通的妄动,所以他坚持地说:“突变则败矣”,“盖日新月异,由古到今,事势必然”。他承认书法艺术是一个随时代之动而更新的艺术,但又认为不可能产生无根据的、脱离历史运动规范、传统法则的妄动,即所谓“突变”。
  这完全表现了他治世艺的严肃学术性格,毫无哗众取宠之心而处实事求是。
  综合林老的书法学术特点,第一是强调书法学习的文化背景。对中国书法艺术的文化背景应当作深度的追习,即读万卷书,走万里路,并建设好一个学术主体的审美心胸。在世俗中求精神的深化,不仅在于读书而要游历、交友、从师等各方歉事,以求精神的透析升华。常言道:“读破万卷书,难医一个俗,艺术与世俗是无缘的。他追求的一生便是闭门苦学苦修、出门壮游求道的一生,从无在世俗生活的喧闹中苟求的俗迹,表现了一种精英文化创造者的至高的风骨品度。他犹似长天涌动的乌云外飘飞的孤雁,为一切能高视者所注目、钦仰。......(更多文字和图片资料,请与《书画世界》编辑部联系)

 

 



  双击自动滚屏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用 户 名:
电子邮件:
评论内容:
(最多评论字数:500)
最新图文

琴台文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进入管理 |

联系地址:anhuijhb@163.com   联系人:联系QQ:276402521 备案号:皖ICP备110076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