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竹韵兰风 >> 盛开的紫荆花—一个内地记者眼中的香
    
文学大观园
5566音乐-5566QQ.com <body></body>
最新公告

      中华国学博大精深,本网站愿意与所有同仁共同研讨中华传统文化,互相交流学习,以求深刻领悟。


 
琴台视频聊天

当前在线:196人
昵称:
密码:

琴台文苑视频聊天室

聊天室1 琴台文苑在线196人
必须填写昵称:
密码(游客勿须填写):

英语世界管理
最新新闻
天下谁人不识君
中国科幻底气来自大国重器
不断书写荒漠化防治新篇章
坚持正确的思想理念 传承中华民族灵魂
冬日天寒,我从不怀疑春天的花朵
今夜
同学老照片
福寿康宁
微信记录怎样才能成为证据
张伯礼:中医药可及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中国脑健康日 关注健康从“头”开始
安徽省教育厅解读高考综合改革热点问题
广告
>
友情链接






统计数据
 ○-今日文章:0
 ○-文章总数:1508
 ○-今日访问:1266
 ○-本周访问:4975
 ○-本月访问:1984
 ○-访问总数:5937804
  双击自动滚屏  
盛开的紫荆花—一个内地记者眼中的香

发表日期:2007年7月1日  本页面已被访问 3220 次

《盛开的紫荆花—一个内地记者眼中的香港》 斯雄著 山东画报出版社

文/斯雄

    人生的漂泊,也许是早注定的。少小离家,从家乡湖北,到北京,又香港。背井离乡,颠沛流离;南南北北,任意东西。漂泊的感觉一直伴随着左右。

    有人说,这是一种财富;我说,这也是一种代价,都一样值得珍惜。

    到港赴任的时候,是我第一次踏上香港的土地。那时,香港回归已经有几年了。

    行前,我找多次到过香港的同事要张香港地图,同事很“不屑”:“那么个弹丸之地,几天就跑遍了,还要什么地图!”

    这种“不屑”,只是言其极小。

    到了香港,照着地图找地方的时候,才深切体会到,同事所言不谬。看惯了北京地图,再看香港地图,地图上同样距离的地方,在北京可能有好几公里的实际距离,而在香港可能就在50米开外的眼前——距离上的这种错位,我很长时间都调整不过来。

    几次出席内地官员赴港履新的酒会,几次又都无一例外地听到众口一词:“香港好似一本书,我要慢慢读,慢慢地品味……”

    一个如此恰当的比喻,概括出香港的深奥和神秘。随着对香港了解的深入,方知同事所言,大谬不然。

    一到香港,我就试着去读这本书。因为她和内地巨大的反差,因为她饱经沧桑的历史,因为她经济腾飞的奇迹,因为……一个又一个动人的诱因,促使我早已跃跃欲试,兴奋和信心让我迫不及待地扑进这“东方之珠”的怀里。

    我是带着内地人的眼光去读香港这本书的。

    “一国两制”,现在人们都已耳熟能详。香港基本法在序言中对此的表述为“按照‘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针,不在香港实行社会主义的制度和政策”;第五条的表述为:“香港特别行政区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这是一个全新的命题。中国在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之后,保留了香港这份资本主义的土壤。能有幸亲身感受,我备感珍惜。

    改革开放之初的“港客”,在内地人眼里,是与“洋气”相连的。不仅代表外面世界的时代潮流,还是自由与富足的象征。随着港商和港货的大量涌入,香港对内地的冲击力也愈来愈大。一些繁荣的小商品市场,常常以“香港街”冠名;商品经济稍微发达一点的地方,就被称做“小香港”,并以此为美。

    对内地人来说,香港的神秘,主要是其资本主义制度。实际上,新中国成立之前出生的内地人,对香港的一切,不会太陌生,用曾经流行的一个词概括就是“旧社会”,只是不能再用“万恶”来形容了。剥去那些对“旧社会”已经过时的负面说辞,香港的现状,常常让人感到仿佛回到从前。每当出席香港一年一度的“孔诞节”,仪式上的嘉宾以中式长袍马褂出场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地主老财”。满街随处可见“私家重地,非请勿进,违者送官”的标牌,不由得让人生出几分敬畏,几分神圣。

    “一国”而“两制”,碰撞在所难免。这也使得香港许多的许多,充满新奇,让我激动,催我思索。耳闻目睹,研究比照之后,心灵的撞击和震撼,促使我着手清理自己的思绪,试图把感受与他人分享:在一个客居香港的内地人眼里,“一国两制”下的香港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其实一到香港,我就有一种莫名的冲动:介绍香港先进的东西,找寻它的过人之处,剖析其成功经验,为内地提供可资借鉴的材料。故此,我捕捉的都是香港的正面,内容力求与内地有相互对应之处,尽量有可比性,进而希望有可操作性。

    世界上哪有十全十美的地方呢?香港不可能例外。但我在这里很少触及香港的负面,虽然它也是一种客观存在。

    从鼓励的角度谈论事物好的一面,容易取得双赢的效果,而鼓励又总是更容易让人上进些,学习的积极性会更高,接受的能力也相应会强一些,不至于像听取教训那么沉重。更何况,无论对香港还是内地,都蒸蒸日上地向着繁荣昌盛发展,借力长力,两全其美,岂不更好?!内地人对外面世界的关心,总显得有限。即使再重大的国际新闻,都很难成为媒体的新闻头条,一些为全球瞩目的国际事件,能看到现场直播的,少而又少。在内地,说到香港,人们也多是一种淡淡的态度,似乎和谁的关系都不大。即使是我,每年回内地休假时间稍长,便真有些要把香港忘了似的。等再回去,又经常感到脑子一片空白,仿佛一下子和这个世界拉开了好长一段距离,不得不马上“补课”。

    香港的脉搏和世界一起跳动,这句话不是空洞的。世界各个角落发生的重大事件,在香港都可以在第一时间知悉,电视台可以24小时不停地现场直播,与国际同步。这展示了香港的自由与开放,更表现出香港对国际社会的真诚关注。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样的国际视野,气魄何其大也!内地改革开放发展到今天,国际视野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明显地表露出来。这方面,香港既给内地树立了可以仿效的样板,又提供了能够施展的平台。

    香港有如一面镜子。其作用,于内地,于台湾,甚至国际社会,至今仍有待进一步认识和开发。

    对港人来说,适当了解内地人如何看待香港,对回归后的他们更清楚地了解自我,明晰内地人的一些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或许有些裨益。在CEPA签订之后,香港与内地交往交流日益密切的今天,这方面的意义又被放大了许多。

    这些想法不免有些“功利”,而且似乎有些大言不惭——如此具体地比较香港和内地,终归还是件困难的事。作为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香港毕竟只是一个城市,严格意义上讲,与幅员辽阔的内地之间,许多方面并无多少可比性。香港有些成功的经验,囿于诸多因素,并不足资内地学习借鉴,甚至根本没有可行性。

    提笔的时候,我总想尽可能把感触最深的部分,告诉大家。拉拉杂杂,随兴所至,既无固定章法,也没讲究什么系统性,其中的一些说法和提法,纯属个人一得之见。言不及义和意犹未尽之处,也还多多。当然,过于功利,期望值太高,易致失望也大。既如此,能把感受到的两地诸多不同,说出来,也就知足了,额外的念想已显多余。

    漂泊至此,我并未把香港看成避风的港湾,而是当做人生新的坐标,既回望逝去的轨迹,又放眼未来的路途——两地人生,透视两地社会。个中三味,值得好好品味。香港这本书,读懂不易。而靡不有始,鲜克有终的窠臼,又常常难以跳出。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所幸我至今对香港依旧兴趣盎然,一往情深。



  双击自动滚屏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用 户 名:
电子邮件:
评论内容:
(最多评论字数:500)
最新图文

琴台文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进入管理 |

联系地址:anhuijhb@163.com   联系人:联系QQ:276402521 备案号:皖ICP备110076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