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学大观 >> 创造和谐文化 建构和谐社会
    
文学大观园
5566音乐-5566QQ.com <body></body>
最新公告

      中华国学博大精深,本网站愿意与所有同仁共同研讨中华传统文化,互相交流学习,以求深刻领悟。


 
琴台视频聊天

当前在线:196人
昵称:
密码:

琴台文苑视频聊天室

聊天室1 琴台文苑在线196人
必须填写昵称:
密码(游客勿须填写):

英语世界管理
最新新闻
天下谁人不识君
中国科幻底气来自大国重器
不断书写荒漠化防治新篇章
坚持正确的思想理念 传承中华民族灵魂
冬日天寒,我从不怀疑春天的花朵
今夜
同学老照片
福寿康宁
微信记录怎样才能成为证据
张伯礼:中医药可及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中国脑健康日 关注健康从“头”开始
安徽省教育厅解读高考综合改革热点问题
广告
>
友情链接






统计数据
 ○-今日文章:0
 ○-文章总数:1508
 ○-今日访问:380
 ○-本周访问:3838
 ○-本月访问:30871
 ○-访问总数:6115119
  双击自动滚屏  
创造和谐文化 建构和谐社会

发表日期:2007年12月4日  本页面已被访问 7567 次

创造和谐文化  建构和谐社会
来源:人民日报

    建构和谐社会是人类的伟大目标。对实现人类的这个伟大目标,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发表过一些富有指导性和启发性的见解。从社会发展的纵向视域看,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形态不断演变的理论揭示到达共产主义社会尽管要经过一个艰苦、曲折而漫长的历史过程,但终归是一定要实现的

    从社会存在的横向视域看,马克思关于社会有机体的理论为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可资参照的蓝图。社会主义社会作为一个充满生气和活力的社会有机体,需要逐步健全和完善合理的社会结构,通过健康地可持续地向前发展,从和谐的低级状态走向和谐的高级状态。通过创造和谐文化,建构和谐社会,历史地走向“世界大同”的社会境界,实现人类梦寐以求的伟大理想。

    建构和谐社会,必须以和谐文化为支撑。和谐文化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特色。和谐文化的哲学基础是关于“天人合一”的理念。和西方的哲学家们侧重和突出强调天人对立和天人二分的思想不同,中国古代圣贤孔子、老子、孟子、荀子、墨子,到“阴阳学派”,再到“思孟学派”和“宋明道学”都倡导一种以“和”为本体、为主导、为核心、为灵魂的文化,除个别的思想家外,都提倡“天人合一”,“天人一体”,但“合”的指向是很不相同的。孔子主张“天”要合于“人”;老子主张“人”要合于“天”,这个“天”指整个宇宙和大自然。同是主张“天”要“合”到“人”那里去的理念同样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有的是指一种带有抽象的普遍性质的人,即是一种被“仁化”了的人,如孔夫子所说的充满泛爱的仁人;有的则把人加以“神化”和“官化”了,把“人”提升和推崇为“天”在人世间的代表,即“天子”,把此类“人”崇拜为政治化、体制化和人格化的神。所谓“人”乃“人君”,“君道即天道也”。可见,“天人合一”命题既含有人与自然合一和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一面,同时又蕴涵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和思想家利用“天人合一”命题,维护和强化封建君权与封建伦理的一面。对“天”、“人”关系所体现的认知、价值和利益内涵,应当进行具体的科学的辩证分析。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关于创造和谐文化和建构和谐社会的思想既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的理论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创造和谐文化和建构和谐社会的科学论述的当代发展和理论创新,同时又是对以和谐文化为主要特征的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特别是对中外思想家的“天”、“人”关系理论的辩证的重塑与综合。可以说,和谐文化是中国当代的马克思主义者根据新的历史条件提出的一次具有标志性的划时代历史意义的文化创造。

    “天人合一”究竟“合”到哪里去呢?是人“合”天,还是天“合”人呢?道家主张“合”到“天”即大自然那里去,据此形成“以人为本”或“自然中心论”的理念,有的往往把“人”理解为“自然人”;儒家主张“合”到“人”那里去,据此形成“以人为本”或“人类中心论”的理念,有的把“自然”理解为与人合一的“自然”,有的则理解为与人对立的“自然”。儒家对处于本位和中心地位的“人”的理解是很不相同的。孔子所说的人指抽象的泛爱的“仁人”,而他的一些传人们又多半把这种“仁人”加以改制,蜕变为“官人”,“天人合一”即要“合”到“天子”、“君主”或“皇帝”那里去,所谓“朕即国家”。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理解和处理天人关系问题上,强调“以人为本”,同时又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考虑到环境的伦理原则,并不意味着“屈服自然”和“回归自然”,而正是为了人民的福祉,遵照自然生态的规律,更加合理和有效地利用自然,以免由于对自然的横征暴敛,受到自然的惩罚。“以人为本”既不是以抽象的所谓“仁人”为本,更不是以“官人”为本,而是以“广大人民群众”为本。为了抵制和消除长期封建宗法制社会“官本位”的思想和体制的流弊和影响,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在理解和处理“人”与“官”的问题上,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鲜明地提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重要原则,以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现实关怀和终极关怀。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历史、人与人的关系都需要和谐文化。人民需要和谐文化,和谐文化为了人民。为人民创造和谐文化,一定给人民带来与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程度相适应的自由、幸福和解放。



  双击自动滚屏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用 户 名:
电子邮件:
评论内容:
(最多评论字数:500)
最新图文

琴台文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进入管理 |

联系地址:anhuijhb@163.com   联系人:联系QQ:276402521 备案号:皖ICP备11007636号